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疑是精明的选择。这里涉及两个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
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器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能源转换效率越高,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器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空调上的能效标识使您得以很容易地从众多空调中“认出”节能“明星”,只要看清标识右侧箭头上标注的产品等级便可做出判断:1级产品最节能,5级最耗能。还要提醒一点,只有标识标注1、2级的才算节能空调。
来源:百度百科-能效比
空调的能效比是指空调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也就是输入的电能与输出的制冷量之比。空调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能效比级别数字越小的能效比就越高,也越省电。现在中国电器的能效比分三级,2010年6月1日颁布空调机的能效比新标准,1-3级,分别是3.6、3.4、3.2。以前的能效比是有5个等级的,4、5级能效的产品已经在2009年禁止生产销售。
说到我们的空调,其使用比较多的还是在夏季,虽然其也有制热的功效,但是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制冷,那么现在对于我们的空调能效比,大家是否了解呢?其要如何进行计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下吧。
一、空调能效比有哪些特性
1、现在我国销售的空调都有“中国能效标识”字样的彩色标签,这个标签是空调能效比的直接体现,标签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分为1、2、3共3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2、我们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而空调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二、空调能效比要如何计算
1、空调制热能效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
2、空调能效比计算公式:空调制冷能效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3、现在一般而言,同一匹数的空调,选购能效比高的比能效比低的节能省电,例如一款制冷量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2000瓦,能效比:5000÷2000=2.50;另一款制冷量同样为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1500瓦,能效比:5000÷1500=3.33,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即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所以现在对于我们的空调能效比,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要想节能,在选购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自家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对应的选择,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使用效果。
1、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
2、空调说明书上都标有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P空调输出功率(即制冷能力)可达2500W,但决非耗电量是2500W。1P空调的输入功率(即耗电量)每小时是850W-1000W,1P空调使用1小时电费仅为0.4元左右。
3、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2013年10月1日以前,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众所周知,空调能效比是选购空调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过真正了解空调能效比的朋友少之又少,那么什么是空调能效比?空调能效比如何计算?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一一作出解答,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有所帮助。
什么是空调能效比?
空调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空调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家里也就越省钱,国家现在管理使用比较环保的空调。但是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
空调能效比标准是什么?
目前国内销售的空调都有“中国能效标识”(CHINAENERGYLABEL)字样的彩色标签,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分为1、2、3、4、5共5个等级:
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
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
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一级是最好的,也是最节能的产品。能效比3.4以上的都属于一级产品,3.2-3.4的属于二级,3.0-3.2的属于三级,2.8-3.0的属于四级,2.6-2.8的属于五级。
空调能效比如何计算?
空调制冷能效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空调制热能效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什么是空调能效比?空调能效比如何计算?的全部内容。
不管是冰箱还是空调还是其他一些家电大家都可以在产品表面看到能效等级的标示,到底这个能效标识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一级、二级、三级能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大多数人可能有些了解,小编今天主要是对空调能效比的知识和特点分析,使顾客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一,空调能效等级概念
空调能效图空调能效等级,也称为空调能效比,是所谓的空调制冷能效比(EER),是额定功率消耗与额定制冷量的比较,此外,供暖和制冷家用空调还包括供暖能源效率比(COP)的概念是指额定供暖能力与额定功率之比。但是,就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采暖只是冬季的一种辅助采暖方式,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降温,因此我们通常将空调能效通常称为指制冷能效比EER,国家标准也用作描述能效水平的依据。一般来说,空调的能效与消耗的电能相同。提供多少空调/暖气,空调效率越高,能源效率越高;因此,空调能效是衡量空调性能的重要参数。
1,EER是空调的制冷性能系数,也称为能量效率比,它表示空调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2,COP是空调的热系数,表示空调的单位功率。
3,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功率消耗COP=加热/加热功率消耗
4,EER和COP越高,空调的能耗越小,性能比也越高。
例如:空调的能效比=制冷量÷制冷功率
例如,一个2(制冷量为5000瓦)的空调,制冷功率为2000瓦,其能效比=5000÷2000=2.5。
另外2台制冷能力为5,000瓦的空调,其制冷功率为1800瓦,能效比为5000÷1800=2.8。
当能效比为2.8时,空调消耗的功率为1000瓦,可以在室内移动2800瓦的热量。
当以2.5的能量效率比进行空调和制冷时,将消耗1000瓦的电能,并且室内的2500瓦热量可以转移到室外。
可以看出,能效比为2.5的空调比能效比为2.8的空调更节能。
二,空调能效比等级
空调能效图空调能效当前以“中国能源效率标签”(CHINAENERGYLABEL)颜色标签标记,该颜色标签是蓝色和白色背景上的颜色标签,分为1、2、3、4、5级。
级别1表示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
级别2表示产品更节能;
级别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是中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级别4表示产品的能效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级别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此级别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可以看出,相同数量(制冷量)的空调能效比一级节能级别的能效水平更高的能源效率。
三,如何根据能效选择空调
空调当我们购买空调时,并不是能效比越高,就可以节省更多的钱;空调的能效比越高,节省的能源就越多。这的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一定能达到省钱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空调能效比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都可以装修出自己所期望的装修效果,。
Prev Post